当前位置: 学校首页>>学校要闻>>正文
用坚持书写自己的人生辉煌
——会计学系两学子热衷论文写作为理想奋斗不息
2012-11-19 16:37 大学生记者 周慧 贺爱冬 

 

BOB官方网站10级会计学系4班学生廖维、王杰成功的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的企业经济类期刊《企业导报》发表论文《浅议碳关税不应成为众矢之的》和青海省文化馆主管的北方优秀期刊《群文天地》上发表论文《浅议新型“碳交易”体系下的中国行为》,彰显了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。

宝剑锋从磨砺出

完成论文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,为了高质量的完成论文,熬夜变成了廖维和王杰的家常便饭。论文的成功发表绝非一人之力可为。论文圆满完成后,他们心里最感激的是王滨老师。“我们的成功,离不开辅导员王老师”,眼中满是感激之情的他们异口同声地说。王滨老师无论从学识上还是人格上,都是一个知识渊博、阅历丰富的人,经常高屋建瓦的给予他们学术指导,使他们受益匪浅。王老师鼓励她们大胆创新,大二上学期,受王老师启发,他们积极的展开了对“碳关税”问题的探究。在收集资料过程中,王老师提供了很多宝贵建议,帮助确定题目和论题安排。周末时间,王滨老师本可以休息,可她仍坚持为廖维和王杰做专业上的指导。为了尽快完成论文,廖维和王杰经常查资料到深夜,偶尔遇到不懂的问题,打电话请叫王老师时,虽然王滨老师已经休息了,但她仍会耐心讲解,直至他们听懂为止。除了熬夜之外,问题最大的是在专业知识,武汉的夏天是酷热的,而他们却常常会为一个小小的疑问而到处奔波,搜集资料,为找到第一手资料,他们曾多次去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图书馆。“屋漏偏逢连雨夜”,有关“碳关税”问题的相关资料大多数使用英文和德文撰写而成的,没有中文版,所以对于资料中语言的翻译又成为他们头疼的事情。为了搜集到最准确的信息,有时他们会一连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搜索、翻译。

志不强者智不达

廖维,一个标准的榜样式人物,他不仅在两篇杂志上发表过论文,而且还积极参加“大学生创业挑战大赛”。他的优秀成绩还表现在大二的期末考试成绩中,他的税法成绩名列前茅。由于所写论文与自己专业有紧密联系,廖维更是带着浓厚的兴趣,开始了他的枯燥、艰辛的研究之旅。他说:“志不强者智不达”。每当迷茫时,他总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。每当同学都在悠闲娱乐时,他仍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,过着寝室、教室、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。他时刻提醒自己:唯有拼搏,才会成功。面对学习一丝不苟,积极找出学习问题出现的原因,勇于克服,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。他说:“如果想成为有用的人,就一定要有目标,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目标,我当时的目标就是完成论文,人生不是用来等待的,而是用来奋斗的。”正确的信念让他毫无疑问的斩获成功桂冠。

快乐乃艰辛之后

王杰是一个阳光型男生,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。他在完成两篇论文成功发表的目标后,又迅速转换战场——开始考研的准备。有人曾这样对他说:“你这样付出值得吗?这么艰辛的付出,可能到最后会一无所获!”但他却坚定的回答:“有一种艰辛,可以使人望而生畏,可是付出以后却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,哪怕失败,我亦无悔!”他相信水滴石穿,他相信锲而不舍终能抵达彼岸。他还有一个特别的兴趣——骑自行车。十一期间,他用三天的时间从武汉骑到宜昌,虽然路途是艰辛的,但回想起当初写论文那么辛苦都能够坚持,所以即使再苦再累,他都会坚持到底。他说:“功到自然成。成功之前,难免有失败,然而只要坚持不懈,成功就在眼前。”

“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”,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念。坚持,永远是走向成功最关键的一步。正如吉鸿昌所言:“路是脚踏出来的,历史是人写出来的。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着自己的历史”,廖维和王杰的事迹再一次说明:自己的人生永远是由自己主宰,坚持自己最初的信念并勇敢、坚强地走下去,我们才会有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历史。

 

廖维和王杰

 

 

地址: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大道110号  电话(传真):027-88151770 邮编:430065

  本网站信息BOB官方网站所有  鄂ICP备05008305号 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450